7月14日至21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
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
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
(简称“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
东莞赛区的首场正赛
——三人制聋人篮球比赛
将在东莞市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体育馆打响
该项赛事也是我省首个大众比赛项目
来自全国的20支队伍
(男队14支、女队6支)
共有聋人运动员、教练员
及工作人员119人齐聚东莞
展开剩余82%在无声世界中展开激烈角逐
为确保这场高规格残疾人体育盛会安全、顺利、精彩举行,东莞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为准则,全力以赴织密织牢医疗卫生保障网络,为赛事构筑起坚实的健康屏障。
赛事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已全面就绪。7月14日,市卫生健康局保健局局长、三级调研员、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东莞赛区医疗卫生保障领导小组副组长余锐标,市卫生健康局三级调研员赖郭文带领赛事医疗卫生保障领导小组各工作组深入比赛场馆,对医疗站点设置、应急响应流程等关键环节进行赛前督导检查。
此前,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已出台详尽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东莞赛区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方案》等九项保障工作方案,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无缝隙”的三级防护体系,确保 “方案到位、人员到位、物资到位”,为赛事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为迎接盛会,市卫生健康局近期联合多部门密集行动:开展多项城市侧卫生防疫行动,如环境清洁整治、举办“降低伊蚊密度,防控登革热”专题技术培训等、组织多次医疗救治应急演练和赛事部门间协同演练等。这一系列举措有效提升了医疗保障的衔接效率和应急处置能力,全力营造整洁安全的赛事环境。
市卫生健康局保健局局长余锐标强调,大家要高度重视、紧密联动,以严谨的工作态度、优良的精神风貌全力以赴做好赛事各项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作为赛事核心场地的东莞市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体育馆,医疗保障部署堪称“重兵布防、严阵以待”:
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担纲重任,在馆内设立2个专用医疗站(运动员/其他人员)及2个医疗点,形成“站+点”全覆盖网络。
驻馆团队包含管理组(统筹协调)、医疗组(高级职称医师领衔)、转运组(医护车组合),院内同步配备同等规格备勤团队,确保应急补位无缝衔接。
药品器械管理严格遵循国家反兴奋剂规则,坚决守好竞赛公平与生命健康的双重底线。
东莞市中医院作为定点保障医院,与赛场建立“院馆对接”快速通道,开通24小时响应专线,预留应急病床,组建专家救治组,确保急救“绿色通道”高效畅通。
医疗保障不仅限于赛场,更延伸至赛事相关人员驻地及全市范围,形成一张覆盖全城的“防护网”:
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东莞市水乡中心医院分别进驻赛事指定接待酒店设立医疗站点,由中级及以上职称医师带队,携专业药械24小时值守,为运动员、裁判员及赛事相关人员提供便捷医疗服务。
莞城医院、东城医院、南城医院、康复医院等场馆及酒店周边医院作为应急备勤医院,赛事期间,这些医院将加强门急诊力量,确保急救“绿色通道”绝对畅通,随时待命接收和处置转运伤员。
比赛期间,市、镇两级疾控中心(卫生监督部门)派出专业公共卫生组进驻场馆,同步做好卫生监督、传染病防控、病媒生物防制、流调处置等全方位工作,筑牢公共卫生防线。
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东莞制定了清晰可操作的应急预案:
场馆或酒店发生急症或意外伤害,现场人员立即通知驻点医务人员处置,同时上报市卫生健康局及现场主管部门。需转运者,由驻点救护车或统筹调度按预设路线,优先送至“院馆对接”医院或就近应急备勤医院。
发现可疑病例,驻点医务人员快速初筛。可疑人员由专车点对点转运至指定医院。涉及场馆工作人员的,立即启动替换机制并彻底消杀,最大限度减少对赛事影响。
所有保障人员与市卫生健康局、赛事组委会及相关职能部门保持全天候紧密联络,确保信息实时共享、指令畅通无阻、协同高效有力,能够快速稳妥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医疗紧急情况。
目前,东莞已做好准备,将以最专业的医疗守护和最温暖的城市关怀,保障这场“无声世界”的篮球盛会安全、精彩、圆满举行,让生命的活力与拼搏的光芒在赛场上尽情绽放。
文/东莞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召
发布于:北京市一直牛配资-网上配资官网-炒股配资合法吗-十大配资软件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